《阿含經》經文選輯 —— 在家眾的生活與修學之道

(因整理工作是在倉促間進行,箇中必定有許多紕漏 🥲 但希望「拋小碎石而引大寶玉」,讓大家從佛經中獲得啟發、利益自己之外,也眾志成城,日後能給予回饋而完善這整理工作 🙏🏻)

檔案連結:
https://reurl.cc/95Emxn

操作方法:
1. 複製「CBETA 出處」的代碼
2. 到 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zh/
3. 點擊網站左上角的三橫線,以開啟選單
4. 在「Goto 查詢」的「前往指定行首」貼上代碼,並按「Go」

出家剃度簡儀

一、辭親出家

二、父母供養僧服

三、請師入殿

四、請師剃度正授

五、剃度落髮

金刀剃下娘生髮,除卻塵勞不淨身,
圓頂方袍僧相現,法王座下大丈夫。

毀形守志節,割愛無所親;棄家弘聖道,願度一切人。

六、懺悔受戒

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嗔痴,
從身語意之所生,今對佛前求懺悔!

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嗔痴,
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罪障皆懺悔!

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嗔痴,
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罪根皆懺悔!

七、正受沙彌十戒

八、傳沙彌戒衣

九、教囑新戒沙彌

十、迴向

授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
普願沈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
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
摩訶般若波羅蜜

十一、全體合照

參加禪修營的身心準備

心態與觀念

  • 心態 越單純 越好。單純到,不用想是為了要達至甚麼境界、獲得甚麼體驗或開悟,乃至也毋須想藉此學好、操作好甚麼方法。
    去「體驗」而已。
    禪修 = 放鬆地體驗一切。
     
  • 放鬆,既有「身體」的放鬆——從姿勢著手,也有「心理」的放鬆——從心情 & 心態和觀念著手;心放鬆 更重要。
     
  • 不追逐、不強求、不期待、不放棄、不失望;
    只是淡淡地體驗禪修的好,體驗一切「因緣所生法」。
     
  • 越長時間的禪營,越會體驗到身心狀態起伏,都是正常的。
    疑惑困擾太深,則小參時請教導師吧!
     
  • 禪修的每個當下,是「進度」,也是「過渡」:
    • 進度:有用功(哪怕打了瞌睡、思緒紛飛),則功不唐捐、因果不負,都是在增長。
    • 過渡:每個時刻、體驗都要放下,甚至提醒自己「這不是我要的」,然後繼續邁步向前。
       
  • 即使有人護持,不見得禪營裡的狀況會全然讓你滿意。
    謹記:禪修是「修心」,其他的人事物就不用管、不用想。

方法

  • 不「複製」經驗。
    因緣,不可能一樣的。
     
  • 可建立用功的「框架」,如:打坐前先稍微伸展、調整坐姿、深呼吸、邀請自己思緒回到當下⋯ ;打坐後好好按摩,不急著活動(即使大眾可能已起來,沒關係的)
     
  • 自己「當下」的身心狀態,才是用功的主軸。以之引領方法之運用,而非盲目地由方法帶著走。(如:昏沉 則不要單純地感受呼吸,會睡得更香⋯)
     
  • 身心越調和,基礎打得越穩,之後越容易得力。
    • 至少頭三四天,不妨只讓自己不斷放鬆、放鬆、放鬆,偶爾做做 body scan,調整好疲憊已久的身心;不急著操作任何方法。
    • 調好身心(身心會告訴你,而非自己去找、去猜度),可先多做呼吸法——數息 / 隨息。
    • 之後的,別管了,到時候再算~可適時請教導師嘛!
       
  • 「耳塞」有時候是好幫手。怕睡過頭,則入營時儘快請鄰床守望相助。
    充足、品質好的休息——調和睡眠,很重要!
     
  • 每次出靜後,記得做好按摩,讓「細分」(氣)消散。不然,既會影響睡眠,也會導致暈眩。
     
  • 儘量每個 session 換腿,不要長期同一坐姿。
     
  • 身體柔軟度會不斷改變。多做伸展,也適時調整打坐工具以協助自己。
     
  • 不用勉強自己做某些打坐姿勢——姿勢只是工具。
    • 如果發現整支香沒有很多昏沉或散亂,卻又用不上方法,很可能是身體(尤其小腹)沒有足夠放鬆。
    • 小腹沒放鬆,或由於坐得太高或太低,或由於腿的姿勢壓迫到;試試調整吧!

蜘蛛俠和佛陀教我們的二三事

據說,「每個人都值得擁有第二次機會」這句台詞,成為了《蜘蛛俠——不戰無歸》(Spider-Man: No Way Home)裡最扣人心弦的話。箇中原因或許是,當看到他人遭逢挫敗後留下了遺憾和心理創傷,心中滿是無奈與悲愴,後來卻能逐漸克服,有所蛻變、超越及成長,我們會不自覺地被引發「自己也可以如此振作」的共鳴,繼而對於某些事情展現了多少信念與意志。

但即使(再)有機會,俗語也提醒:「機會,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。」所謂準備好,至少是指要有相當的能力。於是,另一句經典台詞(其實是現實中的名言[1])「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」,一併勾起了我們更深刻的思考:

如何在輪迴的洪流中,發揮我們的能力,甚至盡我們可肩負的責任,藉「第二次機會」創造「不一樣」、製造美與善?

出自《佛說興起行經》卷上的〈佛說孫陀利宿緣經〉(大正4,164b20-166a1),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發。


故事發生在波羅奈國,那裡有一位知名的雜戲演員叫「淨眼」,有一流的表演能力,精通歌舞雜技;也有一位妓女叫「鹿相」,美貌無雙,婀娜多姿。

有一天,淨眼光顧鹿相的酒樓。他們瞬間看對眼,淨眼毫不遲疑地馬上表達其愛慕,並邀約鹿相一起出遊,找個好地方娛樂一番。鹿相欣然同意邀約之後,特地精心打扮了一番,戴上最耀眼、最名貴的首飾,穿上最華美的衣服,才到淨眼家赴約。於是,淨眼駕著馬車,載著鹿相到城外的一片美麗的園林中。月下花前,兩人歡愉至極。

可是過了一段時間,淨眼竟然貪得無厭,想財色兼收!他看到鹿相身上非凡的衣服和飾物,心裡的貪念越來越熾盛,但又怕鹿相不肯就範、交出衣飾,便動了殺念。淨眼殺害鹿相後,不但脫光和吞佔了鹿相身上的所有衣飾,還將鹿相的屍首埋在園林附近的一位出家人的茅廬地下。那位沙門叫「樂無為」,每天清晨都要入城乞食,不料這就被淨眼有機可乘,栽贓嫁禍。淨眼埋屍後,把土地整平得彷如沒事,然後驅車從其他城門回去了。

萬人迷鹿相失蹤,很快引起國人注意,大家直奔國王跟前報案。國王也非常緊張,下令朝廷總動員,翻遍城內所有角落。可是,這樣都找不到鹿相。後來,他們打算擴大搜尋範圍到城外時,恰好發現某處的上空有雀鳥聚集飛翔,於是馬上趕過去。原來那裡就是樂無為的茅廬。可憐的樂無為啊~大家在他的住所發現鹿相的屍首,便一口咬定他是殺人兇手;甚至由於看到鹿相裸體,認為他也犯了不淨行。大家再三質問樂無為時,樂無為卻默然不答。原來,樂無為是位辟支佛,能夠了知三世因果,知道當下遭遇是自己過去的業力所致。因此,他一直不為自己辯解,任由眾人對他拷打逼供、辱罵指責。後來雖有樹神現身,替樂無為證明清白,但大家沒有信納樹神的說法,而將樂無為押到國王跟前治罪。國王聽了群臣之言,決定要把樂無為綁起來遊街示眾,最終以萬箭穿心的方式將他處死。

當樂無為被押著示眾時,圍觀的群眾或信或疑,有的更悲傷得呼喊叫喚。原來,真正的兇手淨眼躲了在破屋之中,聽到了大眾聲音便探頭偷窺。他看到無辜的樂無為被綁著遊街、受盡折磨,甚至即將被處死,突然覺得不忍心和愧疚,又產生了慈悲心,於是衝了出來並對官吏大喊:「別殺這沙門,他不是兇手,放他走吧!殺鹿相的人是我,要懲罰就懲罰我!」情勢急轉直下,大家霎時間都感到驚愕,但見淨眼信誓旦旦,便改為扣押淨眼,並向樂無為行禮懺悔。樂無為自始至終都表現出默然安忍的模樣;還深知事情至此,自己的罪障已消,且化度的因緣已了,於是在大眾面前以神通自取滅度。大眾有見及此,都悲傷得流淚哭泣,有的繼續懺悔,有的向樂無為行禮。後來,大家建築了一個塔,供奉樂無為的舍利。而淨眼,最終坦然接受了自己該受的刑罰,遊街示眾後,以萬箭穿心和斬頭的方式被處死了。

淨眼死後,因有殺害鹿相、嫁禍樂無為等重大惡業,無量世之中墮在地獄、畜生、餓鬼等三惡道裡受大苦報。後來又如何了?原來,淨眼轉生 N 次後,成為了悉達多太子;他就是後來的釋迦牟尼佛。但縱使成佛了,還有殘餘的惡業力影響著:釋尊後來遇到了鹿相轉世的孫陀利,還被孫陀利誹謗。


這段曲折的佛陀與孫陀利的前世因緣,結合《蜘蛛俠——不戰無歸》,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:

1. 我們都可以!

福慧俱足的佛陀,曾經也是一介凡夫,與我們沒甚麼兩樣,甚至是更低劣的好色之徒、搶匪、殺人犯。但這樣子的「人」,最終變得慈悲和智慧雙全,成為了人天師範,解救三界眾生出苦海。他做得到,我們也可以做得到!——差別只在於,我們有沒有那份願心、那股願力?沒有,或不夠強的話,趕緊提起來。

2. 善用輪迴

2.1 是一再的困境,還是新的希望?

佛陀是一夕之間變得福慧俱足嗎?顯然不是。成佛絕不是幾生幾世就能成辦的事;尤其從各種佛陀的本生故事可知,他不但也經歷過一世又一世的輪迴,甚至多次墮在三惡道裡。這反映甚麼?反映了他也曾犯錯。可是,縱使他(曾經)不斷犯錯,卻又不斷修正錯誤,一點一滴地長養慈悲、累積福德、培育智慧。矢志學佛——仿效佛陀的我們,可有在生死死生、是是非非的浮沉起伏之中,也不斷改進、完善自己,讓自己昇華?

對於「輪迴」,我們往往覺得「苦」,但可曾想過:這些正是我們的「第二次/第三次/第 N 次機會」,是可以把握和善用的?貌似無止境的流轉,彷彿一再經歷生老病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⋯⋯ 實際上,我們不全然是重複經歷同樣的事情,因為深廣的因緣一直在變動,或是有變動的潛能。我們的不完善之處,可藉助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去學習修正、改善。有益於自己、他人的東西,則有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去深化、鞏固、提昇。所以從積極面來說,我們可以感恩輪迴,讓我們有機會做更好的人!

2.2 生而為人,輪迴由你掌控!

想善用輪迴、成為更好的人,必先了解「人」有多卓越。佛經告訴我們,相比這世界的其他生命體——無論是天、畜生、餓鬼等,乃至其他世界的眾生,活在這世界的我們——人,有三項不同凡響之處(其他眾生多少也有一些,但唯有我們可以充份發揮出來):

  • 有記憶,所以思考力、推理力等特別發達,可以從過去累積下來的經驗事實,考察現在、推論未來,發展出技能、知識、智慧,設法解決問題,改善環境和身心,甚至探求人生的奧秘,達致徹底的解脫。另外兩項的人類特點,也是以記憶為基礎。
     
  • 有慚愧,能夠分辨善惡、拒惡向善,當自顧不足便會克制、改善自己,修習清淨、無過患的行為,使自己身心安樂,也造福大眾。慚愧,正是人類道德的根源,也是我們修學正法、制伏煩惱的動力。
     
  • 有毅力,往往為了達成(自覺有意義的)目的,能精勤、勇猛地前進,也能忍受苦難——哪怕是極大的,甚至不惜犧牲自己。

故事中的淨眼,不也彰顯了這些特性嗎?他藉由思惟力,規劃了殺人斂財、栽贓嫁禍的一連串舉動——可惜這些都是把人類特勝用了在黑暗面。後來棄暗投明時,他不但繼續發揮記憶力、思考力,肯定樂無為是無辜的,自己才是負責人,還提起了慚愧心,當眾自守,甘願受罰;即使遊街示眾、萬箭穿心,他都一一接受,因為他自知罪有應得、須自食其果,所以毫無怨言。

釋迦菩薩在往後的生命歷程裡——直至成佛,如何繼續發揮以上的三種人類特色,姑且不談。但我們可以肯定:即人成佛的覺者,多生多世中不斷將這些人性擴充、淨化,使之成為「佛性」——大智、大悲、大雄。我們學佛,就是要善用人的特性,反覆通過各種人間正行而使自己和他人向於解脫。

再者,還記得「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」這句話嗎?這裡所說的「責任」,不是別的,正是對(未來的)自己。芸芸眾生,唯有「人」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來生去向,其他生命體多數只能被動地承受果報,影響不了甚麼。而我們現在獲得了難能可貴的人身,甚至有機會接觸佛法,那就是得到了超強大的能力!如果我們在空閒時間裡只管縱情於感官欲樂,毫不學習如何提昇自己,也不服務大眾;或是,偶爾上課便得少為足,且一旦步出課室便「無事一身輕」,不將學習到的東西反覆思惟和付諸實行;這有挑起該負的責任嗎?有善用我們的能力嗎?

趁有人身,多種善因!尤其必須深刻地認識自己,繼而突破慣性,創造新的良性業力圈,才能在將來獲得解脫啊!

3. 以正見引發正行

3.1 坦然對萬事

作為這世界的運作法則,「因果」是公平的、客觀的,也是(籠統而言)自作自受的。自己所受的,通通是該受的——好的、壞的都如此。如同故事中的樂無為和後來的釋迦牟尼佛,因為過去世種下了修行的善因,所以成就了辟支佛果和佛果;也種過惡因,當條件齊備並成熟,便各自遭受栽贓嫁禍或誹謗的果報。於是,他們選擇對一切默然安忍,隨緣消舊業。我們不妨捫心自問:學佛以後,可有藉助佛法的(因果)觀念,培養出開豁的胸襟、坦然的心態?還是順境臨頭便自鳴得意,逆境當前則怨天尤人?

3.2 善調進退,莫失良機

佛法的因果觀,重視隨順:這不是一味的消極、被動,而是可以積極時、應當積極時,便適當地積極!譬如身為辟支佛的樂無為,理應有廣大的神通力。然而,他能知道自己茅廬下藏了屍,卻選擇托缽乞食後依舊回去茅廬;他能有各種神變,卻藏而不用,選擇束手就擒;他能在開脫後恢復自在的修道日子,卻選擇審時度勢,當眾自取滅度。又如(本故事以外的)釋迦牟尼佛,面臨釋迦族即將被攻打,先嘗試數次孤身阻擋大軍,遊說毘琉璃王放棄出兵復仇的想法。還有犯案後的淨眼,心生愧疚以後,不是被人押著去投案,而是自行衝出來,當眾自首並還樂無為清白。如此種種,都反映出徹悟因果的人——不管是聖者還是凡夫,都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,予以積極提起、把握、處理,不可掌控的才隨緣放下、接受。

即使是蜘蛛俠,不也是這樣的主動,一再嘗試各種方案去解決問題,甚至創造新局面嗎?

3.3 主動不作為,也可謂提起

「提起」,還包含了「主動避免」某些作為。從故事可見,守護自己身、語、意等方面的行動,是時刻都要做的功課。許多經典都一再記載,無論是佛陀還是其他阿羅漢,縱然已經證悟了,還是會承受因緣成熟的惡業果報。譬如這則故事裡提及的佛陀被孫陀利誹謗,或是佛陀有背痛、腹瀉等事。

我們更要知道:怕承受惡果而不作惡,只是基本層次的操作;為了成就更美好的自己、更和諧的人際、更圓滿的環境,而止惡行善、去惡揚善,是更值得我們努力達致的層次。心態決定境界,請好好調整我們的修學態度和觀念。

4. 在流動的因緣中,保持對外開放、對內謹慎

故事裡提到,樂無為被拷打逼問時,樹神曾充當證人,但大家不信納其說辭。估計若是我們遇到類似情境,跪地磕頭、焚香獻花都來不及,遑論不相信樹神。但換個角度看,時人的反應和推斷是頗為「情理之中」的,因為明明白白地看到鹿相的裸體屍首就在眼前,又四野無人而只有樂無為——辟支佛都是離群索居的。可是、可是,「情理之中」不等同「正確無誤」啊!所謂的論斷,只是基於我們當下的有限認知,加以過去的經驗、主觀的臆測和聯想——總之,就是片面的,未必是真確的。(古往今來的許多冤獄,不就是如此嗎?)

聯合上述的因果、因緣觀,以及守護身語意的行動原則,我們應該對於每項人事物(尤其曾經接觸的),儘量以赤子之心去(單純)認知當下情況,深觀箇中的組成條件——它們很可能已不一樣了,然後才嘗試予以反應、評價、判斷。不帶預設地給予應對,是困難的,卻也是培育智慧的重要環節,是值得我們努力的!

如同蜘蛛俠面對各個反派時,不單從對方的歷史認識到其危險性,更嘗試以科技力量「療育」反派,希望為他們創造不一樣的結局。這份善良的努力,戲外的我們看得動容之際,不要忘記自己也能同樣為之。

此外,如果稍有不確定,或看到自己的舉動將可能造成不良影響,而非帶來正面效益,那就不要輕易地動身發語。尤其當代的科技發達,資訊流通,我們要肆意發表評論是極容易的事,附和或反對他人言論也都輕而易舉;我們的情緒也越來越容易受牽動。這些,其實更考驗我們的智慧、抉擇力。尤其各種資訊的真確度、全面性都越來越有待商榷,一不留神即成誹謗中傷,或協助了散播謊言。不欲招感惡果,記得要在「因」上多加防範。


以上內容的篇幅與深度,可能讀起來有點吃力。如果一時間不記得,不如至少謹記蜘蛛俠所說:

如果你能夠有所作為,你卻不做,
之後發生的壞事,就是因你而起。

(圖源:https://twitter.com/Magic2Quote/status/890627363385425922/photo/1)

 


[1] 詳見:〈「能力越強,責任越大」是蜘蛛人說的?〉,網址:https://news.readmoo.com/2019/06/13/spiderman-said/

印順法師:「菩薩」的意義

1. 引言

菩薩,是菩提薩埵的簡稱,菩提與薩埵的綴合語。菩提與薩埵綴合所成的菩薩,他的意義是什麼?在佛教的發展中,由於菩薩思想的演變,所以為菩薩所下的定義,也有不同的解說。

菩提(bodhi),譯義為「覺」,但這裡應該是「無上菩提」。如常說的「發菩提心」,就是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。菩提是佛菩提、無上菩提的簡稱,否則泛言覺悟,與聲聞菩提就沒有分別了。

2. 論究
2.1 坊間解釋
2.1.1 《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》

菩(提)薩(埵)的意義,《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》,引述 Har Dayal 所著書所說──菩薩的七種意義;[1]及西藏所傳,菩薩為勇於求菩提的人。[2]

2.1.2 古來傳說

今依佛教所傳來說:薩埵(sattva)是佛教的熟悉用語,譯義為「有情」──有情識或有情愛的生命。菩薩是求(無上)菩提的有情,這是多數學者所同意的。依古代「本生」與「譬喻」所傳的菩薩,也只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。

2.2 印順法師辨明
2.2.1 提綱要

然求菩提的薩埵,薩埵內含的意義,恰好表示了有情對於(無上)菩提的態度。

2.2.2 引經證
2.2.2.1 《小品般若經》:薩埵即有情

初期大乘經的《小品般若經》,解說「摩訶(大)薩埵」為「大有情眾最為上首」,薩埵還是有情的意義。

2.2.2.2 《大品般若經》:有情的五項特性

《大品般若經》,更以「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」,「勝心大心」,「決定不傾動心」,「真利樂心」,「愛法、樂法、欣法、熹法」──五義,解說於「大有情眾當為上首」的意義。[3]所舉的五義,不是別的,正是有情的特性。

生死流轉中的有情,表現生命力的情意,是堅強的,旺盛的。是情,所以對生命是愛、樂、欣、熹的。

釋尊在成佛不久,由於感到有情的「愛阿賴耶,樂阿賴耶,欣阿賴耶,喜阿賴耶」,不容易解脫,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[4]。但這種情意,如改變方向,
◎ 對人,就是「真利樂心」;
◎ 對正法──無上菩提,就是「愛法、樂法、欣法、熹法」心。

菩薩,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、愛著的情意特性,用於無上菩提,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,為了無上菩提,是那樣的堅強,那樣的愛好,那樣的精進!

2.2.3 會通各說

H氏七義中:第六,薩埵是「附著」義;第七,是「力義」;西藏傳說為「勇心」義,都與《般若經》所說相合。

3. 結說

所以,菩薩是愛樂無上菩提,精進欲求的有情。如泛說菩提為覺,薩埵為有情(名詞),就失去菩薩所有的,無數生死中勤求菩提的特性。


[1] 哈達雅(Har Dayal)七種解釋 :(許洋主譯《般若思想》,pp.46-47)

(1)「sattva」意謂「本質」。所以「菩薩」是「以正覺為其本質的人」。

(2)「sattva」、「satta」,意謂著「有情」。所以,「菩薩」是「決定得正覺的有情」、「求正覺的有情」。

(3)「sattva」意謂著「心」(citta)、「決願、志願」(vyavasāya,abhiprāya);「satta」也意謂著「精神」。菩薩是「心向正覺的人」。

(4)「sattva」是「胎兒」之意。「菩薩」是「知識潛在、尚達發展的人」。

(5)「sattva」在《yoga-sūtra》,和「puruṣa」對比使用,有「意識」、「叡知」之意。《yoga- sūtra》中有budhi-sattva之語,bodhi-sattva的「bodhi」與「budhi」有關係,所以,「菩薩」是「潛在叡知的人格化」。

(6)「satta」,也是「sakta」的相應語。所以,梵語bodhi-sattva、巴利語bodhi-sakta是「獻身於正覺的人」。

(7)「sattva」是勇氣之意。「菩薩」的藏譯byaṅ chub sems dpaḥ的byan chub是bodhi,sems是「心」,dpaḥ是「勇氣」,藏譯複合「心」與「勇氣」二義。

小結:以上七種中,哈達雅(Har Dayal)把(2)和(6)以外的全部棄而不用。他重視(6)的以巴利文(pāli)satta為sakta的解釋,但他以為歸到巴利文獻最安全,結果主張(2)的解釋最妥當。可是,在那時候,據說sattva不只是有情,也含有吠陀語satvan(勇者、英雄)的意義。Dayal雖捨棄(3)以sattva為「心、志願、決意」的解釋,但如後所述,這個解釋對大乘佛教而言,才是最重要且最普遍的解釋。……

按:哈達雅(Har Dayal)七種解釋,另可參見楊郁文《阿含要略》,pp.83-84。

[2](原書p.132,n.17)平川彰,《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》,pp.181-182。

[3](原書p.132,n.18)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卷411〈11 譬喻品〉(大正7,60a6-61a11)。

[4](原書p.133,n.19)《成唯識論》卷3引經(大正31,15a27-b3)。此經語本出律部,編入《增壹阿含》。


(文章出處:印順法師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,頁130-131。註釋為福嚴佛學院師生所整理。)

善士如滿月

趁著中秋佳節,和大家分享一則見於《別譯雜阿含經.260經》的佛典小故事:

少年 僧伽羅 曾向佛陀請教:如何觀察他人是否值得親近的善知識?佛陀以月亮為喻來回答其問。

佛陀說:譬如新月,已能散發光輝,很明亮;但它會逐漸增長,直到(農曆)十五日,乃形態最圓滿具足的時候。月亮就好比善知識,其光輝彷如善知識幾方面的特質:對佛法有信心、持戒、多聞、行布施、具備正知見。基本的善知識如同新月——若干地方尚待建立和改進;五方面皆圓滿的便如滿月,是最值得親近的善知識。

隨後,佛陀還以偈頌來強調一些重點,大意如下:
滿盈的圓月高掛在虛空之中,燦爛的光輝把眾星都遮蔽了;
具備正信、持戒、多聞及沒有貪心嫉妒的善知識,
如同滿月般,把嫉妒的人(或 所有的其他普通人?)都遮蔽了。

中秋佳節,祝大家除了人月兩團圓,更願我們多點親近善友、得聞正法,最終福慧俱圓!

自我滿足?

認識並親近學長的歲月裡,得悉了許多他的價值觀和想法,箇中有不少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。其一,是關於「弘法」。

之一:他出家比我久,卻老是(謙)稱自己還未到主力外弘的時候,而應該繼續多自修、打根基、儲資糧。反觀自己,三不五時就想開課、辦活動,實質能「教」些甚麼呢?又可以持續多久呢?如果基礎不穩、儲備不足,輕則來來去去都是那三幅被,無法直指核心或讓人深入,效果很有限;重則誤導人入歧途,負面影響可以很深遠。而且,這樣很容易滋長自己的傲慢心,不見得有利。

之二:若他有因緣開課或辦講座,每次都會花極大量精神、時間去籌備,真可謂鉅細無遺。這麼寶貴的心血結晶,我總覺得可以重複用幾次,成本效益才會比較高,甚至他也可以精益求精。但是,他較著重活動背後的因緣。譬如,某課程是因為有人主動來表達學習的意欲,邀請他開金口弘法,學習者及其動機已基本具備了,所以他才考慮甚至答應——總算是應機說法。如果重複舉辦,卻缺乏了類似的背景因緣,反而像是自己故意找事做然後求/捉人來聽他講課,效益成疑。我自己呢?似乎思惟還停留在以往辦活動的模式,重視成本效益;甚至起心動念之中,隱含著好為人師的虛榮感,所謂開課其實只是為了滿足自己。

當然,很多事情要更立體地去了解、詮釋、操作;不過至少,我從其他人看到了自己還有很多不足,有很多值得轉化、需要轉化的地方。修行修行,如果越修越增強了「我」的追逐、執著,使其他事情是為自己服務,滿足自己,那不是背道而馳了嗎?

感恩因緣

那時挾著學習《阿含經》的欲望,走過空橋,飛到了大海的那邊。可惜,因緣未足。於是唯有自學,但總覺得零零散散,且有些地方打了結……

後來結識了學長法師。日久相處之下,不僅覺得他在外形上有點像我,還得悉他是阿含/尼柯耶的好樂者,已研讀經年,也一直有注意東西方僧俗的相關討論,自此便不時向他請益,逐漸打開了某些結。但怕耽擱了其法務,交流多是時間不長、主題式的。

有天知道法師主辦課程,教大家認識《阿含經》,我當然隨喜讚歎、舉腳支持之餘,也親身參加。

雖然課程時間不多(只有六課,每次約 1.5 小時),但處處能見法師的用心,以及對法的熱誠;而且,課程內容總算補足了我的認知中的空白區塊。尤其,法師非常強調「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」,首先訓練學員掌握一些基本而重要的工具、資源,讓大家建立自學能力,日後就能自行深入三藏。這種教學法,既符合時下的學與教主流,也算是為本地佛學界注入了重要的新力量,實屬難能可貴!

課程之中,自己基於因緣推動和法師包容,濫竽充數地當了迷途小書僮。因為只在塵世中讀過兩年書,深感不足,唯有加倍用功:用心完成作業之外,也蒙法師鼓勵和指引,對《阿含經》做了些整理。

得此好因緣,是為今後精進的重要基礎與動力。願自己繼續增上,莫負一切!

(圖源:網絡)

走在正確的坦途

昔日從經論中接觸到「欲為精進依,信為欲因」(或作「信為欲依,欲為勤依」)的說法,心中產生莫名的感動!

短短幾個字,即提醒了所謂的「沒有動力」甚至「沒有方向、目標」,問題出自哪裡?可如何對症下藥?反之,若想建構堅實的道路,路上的板塊該如何安置?

近來又從繼程法師的開示,連結了以往的其他所學,而獲得些許啟發:竊以為「信 – (願)欲 – 勤」的次第進程,不妨更宏觀。(見圖)

總之,一切世事都是有因有緣,才有果有報;因果又不斷交替推進。無論處理世間事務,抑或修學佛法,都值得提起「因果觀」來逐步走下去。這樣,大概便能走在正確的坦途上!

幸福的學習

佛法的修學,有所謂「多聞熏習」;每次去波蘭參加密集禪修營,這感受尤其深刻,這也是我喜歡去那兒參加禪營的原因之一。

我所參加的波蘭的禪修營,由繼程法師主持,而禪眾則來自世界各國,西方人佔了過半。每次開示,都是先由繼程法師以漢語開示;他停下來後,由傳譯員 A 即時口譯為英語(傳譯員是禪眾之一,其出坡任務就是口譯開示);英語傳譯結束後,繼程法師會繼續開示,同時在某個角落,傳譯員 B 根據英語內容再翻為波蘭語。

這是多麼繁複但體貼的操作啊!另一方面,這對能聽懂中、英文的人來說,具有極大好處:可以把開示反覆咀嚼,甚至聽聽不同語言怎麼加以詮釋。

聽眾聽得樂在其中,傳譯員則辛苦了!因為,他不會事先知道開示內容(據繼程法師說,他自己也不知道 😂),要靠經驗、固有能力、臨場反應等等;而且有時候,繼程法師會給他出「難題」。所謂「難題」大致有三類:

一、佛法名相。這大概是意料之中的吧,但仍會殺個措手不及。幸好,波蘭禪營通常還有其他英語能力高強的大德(如 果元法師、空竹法師)在,有需要時可請求支援。

二、漢語的特殊表達,如成語。好比那時候繼程法師說到「班門弄斧」一詞,我馬上很期待它的英文到底是甚麼!當時傳譯員怎麼翻,我已徹底忘記了,但到底還是很有意思的學習。

三、其他。這是不一而足的,但「風險」可能是最高的。譬如繼程法師每次開示,都會先跟大家說「各位同學,大家好」,傳譯員便翻為 Good evening, everyone ,這大概是很合理的處理。怎料,後來師父闡述禪修時所需親近的善知識,其中一類是「同學善知識」,並以自己慣用的開場白為例,解釋何以稱呼大家為同學、「同學」是甚麼意思。
聽到繼程法師這麼一說,傳譯員馬上張口結舌了⋯⋯ 😧😳 到了傳譯時,他先向西方眾道歉和闡釋歷來的操作,然後才正式翻師父方才的開示。師父則合上眼、微笑著坐在旁邊,不發一語。(其實,如果是嚴重的失誤,通常繼程法師或果元法師會即場指正~)

師父的珍貴開示,得以親身經歷禪期裡的先中後英,現在又能披閱文字版,是何等幸福!而這些幸福,正提醒了自己不要懈怠,不要辜負種種好因緣。

願大家也莫負好因緣,一起多聞熏習,三學增上!